理大研人工智能工傷管理系統 大數據估算復康需時和賠償金額減爭拗
發布時間: 2021/01/28 00:00
最後更新: 2021/01/28 00:06
本港每年發生逾3萬宗職業傷亡個案,但現時工傷的處理程序有多個樽頸,令工友錯過治療和復工的半年黃金時間,亦令僱主、保險公司付出的賠償和醫療成本增加。
理大團隊以保險公司提供的逾9萬個工傷個案,開發了一套人工智能工傷管理系統,能以大數據分析個案,估算復工期及賠償金額,讓保險公司、僱主、醫護參考。系統正在試驗階段,預計明年可在保險業使用,幫助理賠。
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及電子計算學系的團隊在2018年獲創新及科技基金和商界資助約140萬元,開發智能工傷管理系統。統籌項目的康復治療科學系副教授鄭樹基表示,根據勞工處數字,本港每年發生逾3萬宗職業傷亡個案,當中10至12%個案需時逾半年,甚至2年才能康復復工。
他指,外國研究顯示,有50%僱員能在傷後半年重返工作,但傷後2年僱員僅剩10%機會重返工作,形容工傷後半年為黃金期。他續說,現時工傷處理程序有多個樽頸,如工友多數到公立醫院求診和治療,惟新症輪候時間達1年之久,醫生和治療師在判傷時須考慮僱員的勞動情況,而僱主讓僱員「試工」和復工也有資源和安排考慮,最終令到僱員延遲復工,間接也令到勞工保險索賠時有爭拗,僱主未來負擔的保險費增加。
他稱,公私營醫療未能互補和協調處理工傷,過程亦以醫療角度出發,即助受傷工友回復至正常能力,但未能以復工為本,助他們回復工作的能力。
團隊開發的系統正正希望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,製作出預測模型,供保險公司、僱主、醫護各方作為參考。系統現集合了來自68間提供勞工保險的保險公司、逾9萬個工傷個案,只要輸入個案的年齡、薪金、行業工種、受傷情況等資料,就能夠估算出受傷僱員的傷殘程度、復工過程需時和賠償金額,亦能夠按照過往數據,為個案提供復康建議,例如提早進行物理治療就可減低多少病假日數及賠償,助工友提早復工。
他又指,勞工處與保險業界設有「自願復康計劃」,參與者可透過私營醫療和復康機構治療,盡快復工,系統有助保險業界尋找合適個案,在私營醫療復健,為當局透過私營醫療處理工傷的政策目標提供幫助。
鄭樹基說,系統在估算病假日數準確率有約6成,而估算傷殘率準確度則有7成,較保險公司人手估算準確。他補充,僱員最終復工日數受外部因素如僱主有否請人頂替崗位等影響,系統的目標是有一個較客觀的估算,作為參考,而非理賠的標準。
系統會在未來半年進行試驗,已有6間保險公司參與,鄭又會與醫療界和病人組織溝通,期望明年可先將系統在保險業推出,幫助理賠。他亦打算開發以區塊鏈技術保障個人資料,以準備將系統普及,讓各方持分者都能夠在雲端使用,最理想為勞工處也能接納系統,而又能與醫管局醫健通聯通,但料需時數年才能實現。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記者:徐紹軒